美国论坛加州华人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56|回复: 0

为什么说 Stüssy 才是殿堂级的街头品牌?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3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发表于 2020-3-7 20: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奇终会谢幕,作为时尚圈的灵魂人物 Karl Lagerfeld 将自己活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在为 CHANEL 工作的几十年里,他的创意能力绝不仅仅体现在时装设计上。
v2-bb8c4c5c9a71c1159f90512019121808_720w.jpg
与 CHANEL 颇有渊源的街头品牌 Stüssy,最近就选择在这个时刻向 Karl Lagerfeld 作出致敬,以 CHANEL BEAUTY 的经典广告为灵感, 发布了 2019 春夏系列的特别版 T 恤,并借此创作了一系列的 Campaign 。如果你是死忠粉的话,应该会知道除了各种服饰以外,Campaign 就是最能体现 Stüssy 街头殿堂地位的标志。
v2-4a95c9e0a980ba7b44b07e48f53a0387_720w.jpg
先从这次致敬 CHANEL(Karl Lagerfeld) 的事件说起。 CHANEL 自 20 世纪初以来就有了制作广告的传统,这张则是来自 1980 年的彩妆广告,广告语为:来自巴黎的神秘新色彩。有趣的是,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 Stüssy 也作为一个 “新的品牌” 开始崭露头角,那阵子还没有萌生出街头品牌这样的概念。
然而 Campaign 作为一种广告的形式,在当时的时装品牌之间已经相当流行。为了更好的推广品牌形象和最新的产品,Campaign 都被大量投放到纸媒以及一些公共区域。特别是随着时尚杂志的兴起,投放 Campaign 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
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品牌,Stüssy 制作的 Campaign 却避开了这样的商业意味。Shawn Stussy 曾在早期 BBC 的采访中讲到,他不想花大钱做任何商业广告,也不在乎品牌是否可以风靡全球。有了这样的前提思想,Stüssy 的 Campaign 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其独特的非商业性质:所有创意均由自身公司独立完成,不聘请任何顾问团队或广告商,且只与志同道合的创意人才合作拍摄,然而初始阶段也只在像《Thrasher》这样的文化杂志上看到。在几十年的风格累积下,Stüssy 的 Campaign 已经成为了其突显品牌价值和街头代表性的重要途径。
以平面为载体的形象输出
v2-023d0ac3c3ac89a9b01d155c9872afe6_720w.jpg
Campaign 在实质意义上和 Lookbook 有很大的区别。Lookbook 这个词最开始是源于时装品牌在秀场 fitting 时为模特拍的定妆照片,后来多为向消费者展示服装和搭配参考,以及新一季的设计主题。而 Campaign 本义指的是广告营销活动,其载体可以是平面拍摄、TVC,也可以是落地活动等。而这里代表着 Stüssy 为了输出品牌形象和街头文化价值,出于某个主题或故事情节,以 “平面” 拍摄为载体进行的创意活动。
v2-6d40c3567592727432dff277d7498d01_720w.jpg
在 Stüssy 初创的 80 年代,受阶级、种族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因素影响,在媒体影像技术还相对匮乏的年代,像涂鸦这样的平面创作无疑成了当代青年表达不满的最有力语言。这个时候市面上还没有 “街头品牌” 和 “Streetwear” 的概念,高级时装屋依然是社会的主流。而 Stüssy 则打破常规以休闲服装为导向,直接了当的将涂鸦、符号、标语和照片等平面元素共冶一炉,以此形成 Campaign 并传达 Stüssy 的态度。

v2-e26c739b81b6d6e0115b52ec5b600d6c_720w.jpg
蕴含标语、品牌 Logo 这样的 Campaign 制作手法,在当时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的伎俩,不过 Stüssy Campaign 的特色在于 Shawn Stussy 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摄影师来掌镜。因为只有真正了解设计师和其品牌背后文化内涵的摄影师,才能制作出符合品牌美学和定位的作品。
Ron Leighton 早在 Stüssy 还是主攻冲浪文化的时候,就开始和 Shawn 有了视觉广告上的合作。他也是 80 年代中期作为 Stüssy Campaign 系列最为元祖的摄影师。他和 Shawn Stussy 一起建立了最具品牌代表性的颗粒感黑白美学,奠定了 Stüssy 此后几十年的 Campaign 形象基调。 在照片中,不同模特角色都换上了 Stüssy 代表性的街头服饰,通过不同场景的演绎表达着街头的反叛精神。
v2-f25af7e056b1af3082b4f688acb3c6c3_720w.jpg
而由 Shawn Stussy 亲自制作的 Campaign 则更多了一些反讽的意味,他更擅长通过对不同图像的 “改编” 并附加上不同含义的 Slogan 来引起大家的共鸣。 Shawn Stussy 副手 Emmy Sinatra Coats 也曾在采访中这样评价自己的老板:“他是一个拥有众多天赋的人。其中最特别的是,他能很好的将自己的图像创造力和独特的幽默表达能力融为一体,让人印象深刻。”

街头艺术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这与 Shawn Stussy 为各种 Campaign 注入的标语色彩有着不少异曲同工之处,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引发人的思考。
v2-c77733b62300532f61439613d3be6c6c_720w.jpg
Shawn Stussy 的图像能力,还体现在 Stüssy 本身的 Logo 设计上,无论是涂鸦字体,还是传闻中致敬 CHANEL 的双 “S” Logo 已经演变成了 Stüssy 最为核心的设计基石。这些图像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文化沉淀后,至今依然历久不衰。
International Stüssy Tribe 的萌生
Campaign 对 Stüssy 来说是一种对品牌历史的存档。作为一个街头品牌,它已经成了 Stüssy 最特殊的视觉符号,并且很难被其他品牌所复制。
80 年代末,在 David Dobson 执掌的 Campaign 上,照片的场景被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各种贫民区的孩子穿上了 Stüssy 的服装,照片上也出现了涂鸦短语 – International Stüssy Trible(IST)。
v2-c677503863701f44e39df434927ef8f6_720w.jpg

摄影师 David Dobson 是传教士的儿子,在新一轮的传教之旅前,他问 Stüssy 要了一箱 T-Shirt,用于他去肯尼亚、埃及和斯里兰卡的拍摄之旅,他希望当地的人们可以穿上 Stüssy 的衣服展现不一样的文化碰撞。David 对于这组 Campaign 的创意也成为了 IST 后续发展的灵感启发,奠定了其最初形成的根基。Emmy Sinatra Coats 也在采访中形容,David 的想法对 IST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v2-0a8760719e7d392a16054e8cdc98f417_720w.jpg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Shawn Stussy 开始到世界各地体会地方的社群文化,International Stüssy Tribe 的概念也在这个时候被正式实行。Shawn 希望可以通过 IST 建立起一个跨越国际同时带有封闭性的 Stüssy 社群,每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 IST 校队夹克,这是一种对身份的识别。
v2-e925e18076ba5e0c2f49e38318b9c2a0_720w.jpg
关于 IST 的前身可以追溯到 Shawn 还在为 Russell 制作冲浪板时,他建立的一个名为 “兄弟会” 的组织,聚集了大批热爱冲浪文化的年轻人,并且通过这个组织认识了合伙人 Frank Sinatra Jr。
v2-ae5426801e461a13e13779292bc58b9b_720w.jpg
街头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思想狂欢,从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帮派文化可以说是街头社群的前身,不同的街头青年希望在社群中找寻同类并获得文化认同感。我们也可以从 International Stüssy Tribe 中窥探到亚文化体系中 Urban Tribes 的影子。80 年代法国社会学家 Michel Maffesoli 创造了这一全新的词汇,他指出 Urban Tribes 代表着在城市中有共同利益的人的微型群,这些相对较小的群体成员具有倾向相似的世界观,着装风格和行为模式。
Stüssy Campaign 在街头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v2-7c0869fe1fa66491924418e9f6cfba64_720w.jpg

Stüssy Campaign 作为一种输出文化的方式,将 International Stüssy Tribe 的成员们连结了起来。摄影师或者艺术家既是创意者,也是 IST 中的一员。他们多以纪实的方式来记录社群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发生过程,并以此赋予在 Stüssy 背后相似的文化价值观(冲浪文化)。藤原浩也曾在采访中说到:“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Stüssy 就联系上我们所有人了。” 从 David Dobson 之后,以一群人的形式以及不同地区、文化场景的照片开始更多的出现在 Stüssy Campaign 里面。

v2-9b8329f0ccc542af2bd2d189bd96c672_720w.jpg


在 80 年代末,滑板文化在欧洲和日本地区兴起,Stüssy 深入了解滑板文化并赞助了自己的滑板队伍。虽然 Stüssy 是根植于冲浪文化的街头品牌,但滑板文化本是从冲浪中衍生而来。第一批滑板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冲浪板店制造,滑板这时被称为 “人行道冲浪” 。而喜欢滑板的人自然地聚集到了公园、街道之中,形成了其特殊的社群文化。这样的群体也迅速被 Stüssy 所吸纳,成为了 IST 成员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
v2-fa78752098129acc5d8a307a3475662d_720w.jpg
到了 21 世纪初,Terry Richardson 就以 “车库乐队” 为灵感,为 Stüssy Campaign 记录了这个以音乐先锋青年为背景的亚文化。车库摇滚是诞生于 60 年代的摇滚乐类型,相比其他风格它显得更为简单纯粹。迈入全新时代的青年人,对于整个社会充满了迷茫和困惑,让这种最原始简单的摇滚乐成了宣泄情绪的最好出口。这股音乐的复兴浪潮以纽约 The Strokes 乐队为代表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并涌现出了大批年轻的新乐队。虽然这股风潮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但却成为了青年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v2-791c96769329840a5506381fc1985c17_720w.jpg
Tyrone Lebon 也是近几年对 “Trible” 主题最好的实践者,他将与 Stüssy 的合作变成了真正的 “世界巡游“ 。2015 年,Stüssy 通过 Campaign 探讨了品牌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借鉴 20 世纪青年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东京传统的艺妓形象,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之后的巴黎、牙买加、纽约以及洛杉矶,Tyrone Lebon 用镜头视角反映了一个个独特社群在当代衍生出的文化面貌。
v2-85656b99ebc2146e3255e9c47225fac5_720w.jpg

除了对社群和地区文化的记录,Stüssy 的 Campaign 也反映出了一定的街头艺术性。Stüssy 标志性的字体样式就是模仿改造一个名为 “Funky Fresh“ 的涂鸦字体,以 Knocked Off(未经许可的模仿) 手法进行创作,早期 Shawn Stussy 赋予在各种照片上的趣味标语涂鸦,其创作的形式和街头艺术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尽管这些创作并不发生在街头之上,但和很多街头艺术家一样的是,这些 Campaign 同样表达出了一种反抗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
v2-fc0b6fc04ff95dcb33fb0a4afe332385_720w.jpg

纵观街头品牌的发展里程, Stüssy 在反主流文化上的实践可以说是开创性的,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翻玩 CHANEL 香水的经典元素,Stüssy 以此重新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图像语言。类似的 Knocked Off 手法,我们都能在诸如 FUCT 这样的 90 年代街头品牌以及一些街头艺术家的创作上看到。

Shawn Stussy 虽然早在 1996 年就离开了 Stüssy ,但作为灵魂人物他非常不喜欢将品牌描述为“先锋”、“开创者” 、“灵感来源” 等。他认为,自己只是在适当的时间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尽管 Shawn Stussy 自身并不青睐这样的称呼,但是到目前为止,在 “街头品牌” 这个概念诞生的整个时间线上, Stüssy 仍然是公认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龙头品牌。几十年所保留下来的这些珍贵图像,已经成为了街头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经典 Campaign ,Stüssy 在几十年间都持续影响着整个街头文化圈层。





aiyam aasdf
全美房屋贷款 重贷 最优利率锁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国论坛加州华人网 |appname

GMT-8, 2024-6-16 06:31 , Processed in 0.06412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